
陈辉
博士、副教授、硕士生导师
基础法教研室主任
一、基本情况
陈辉,男,中共党员,副教授,基础法教研室主任,东南大学法学博士,从事宪法学、监察法学、行政法学、司法制度、知识产权研究。2020年以来历任河南工业大学法学院讲师、副教授。
二、教育背景
信阳师范学院(现为信阳师范大学)法学学士,安徽大学法学硕士,东南大学法学博士,西南政法大学纪检监察学院博士后。
三、社会兼职
河南省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理事,河南省法学会法理法史学研究会理事,河南省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理事,东南大学党内法规研究中心研究员,河南大学监察制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,河南省法学专家讲师团成员,河南省第十四届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法律咨询委员会委员,开封市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地方立法咨询专家,金博大律师学院业务导师。
四、所获荣誉
河南工业大学“文明教师”荣誉称号,河南工业大学“青年骨干教师”,河南工业大学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。
五、科研成果
(一)代表性论文
1.《监察委员会和检察院之间的关系界定与职权衔接》,载《湖南科技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2018年第2期(CSSCI),独著。
2.《论“监、检、审”三机关间的分工、配合与制约关系》,载《南京社会科学》2018年第5期(CSSCI),第一作者。
3.《“入户抢劫”案件中司法解释的适用——基于宪法分析的视角》,载《西南政法大学学报》2018年第6期(CSSCI扩展),独著。
4.《监察委员会处置权与人大监督权的内在张力及协调》,载《广西社会科学》2019年第6期(CSSCI扩展),第一作者。
5.《论监察委员会处置权的合理配置与规范运行》,载《社会主义研究》2019年第6期(CSSCI),独著。
6.《论监察委员会政务处分程序的内容构造》,载《西部法学评论》2020年第2期,独著。
7.《<监察法>实施背景下涉黑职务犯罪的治理模式及完善》,载《广西社会科学》2020年第12期(CSSCI扩展),第一作者。
8.《<政务处分法>双轨惩戒体制下处分主体之间的关系定位》,载《甘肃政法大学学报》2021年第3期(CSSCI扩展),独著。
9.《监察程序审批机制的双重属性、制度功能及优化路径》,载《华中科技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2021年第5期(CSSCI),独著。
10.《论检察机关对移送监察案件的审查起诉》,载《西部法学评论》2021年第6期(AMI扩展),独著
11.《论政务处分的“违法”事由及其范围界定》,载《东南法学》2021年第2期(CSSCI),第一作者,
12.《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的合宪性疑虑及控制路径》,载《南海法学》2021年第6期(AMI新刊入库),独著。
13.《监察机关从宽处罚建议在诉讼中的价值、定位与运作》,载《公共治理研究》2021年第6期(AMI核心),独著。
14.《“监察建议”与监察法规范中其他“建议”的关系界定》,载《西华师范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2022年第2期(AMI扩展),独著。
15.《监察阶段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法教义学解释 ——以<监察法实施条例>相关条款为分析对象》,载《证据科学》2022年第4期(AMI扩展),独著。
16.《监察机关移送起诉权内部规制的必要性及实现路径》,载《廉政文化研究》(AMI扩展)2022年第4期,独著。
17.《监察委员会处置权的类型化分析》,载《时代法学》2022年第4期(AMI扩展),独著。
18.《监察机关从宽处罚建议的司法回应》,载《江苏社会科学》2022年第4期(CSSCI),第二作者。
19.《审判中心主义视域下监察权审判监督的方式与限度》,载《监察法论丛(第二辑)》,法律出版社2022年版,第69-85页。
20.《人民法院依宪法说理的基本属性与适用范围》,载《行政法学研究》2023年第1期(CSSCI),独著。
21.《涉问题楼盘诉讼案件裁判的实践创新及其逻辑展开》,载《南海法学》2023年第5期(AMI新刊入库),第一作者。
22.《地方法院的合宪性预审权及其运行机制研究》,载《荆楚法学》2023年第6期(AMI新刊入库),独著。
23.《监察问责制度的功能定位与路径优化》,载《法学前沿》集刊2023年第3卷—新征程中的依规治党与纪检监察研究文集,独著。
24.《开启党内法规学研究的释义学范式——简评<党内法规学讲义>》,载《人民法院报》2023年10月20日第7版,独著。
25.《司法制约职务犯罪监察调查的逻辑定位与法治路径》,载《政治与法律》2024年第8期(CSSCI,CLSCI),独著。
26.《人权保障视角下的治安管理处罚程序创新与优化》,载《人权法学》2024年第4期(AMI新刊入库),独著。
27.《监警协助机制的类型化形塑》,载《广西警察学院学报》2024年第5期,第二作者。
28.《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的合作型司法模式刍议——以河南省 Q 县法院的实践探索为例》,载《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》2025年第1期(AMI入库),第一作者。
29. 《监察委员会处置权的规范分析》,载《福建江夏学院学报》2025年第1期(AMI入库),独著。
30.《涉诉信访案件化解的法治路径探讨》,载《法治时代》2025年第1期,第二作者。
31.《行政合法性审核的机构重叠问题及其纾解方案》,载《学习与探索》2025年第2期(CSSCI),独著。
32.《监察建议的适用事由及其范围限定》,载《西华师范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2025年第2期(AMI扩展),第一作者。
(二)科研项目
1.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“人民法院依宪说理的功能定位与规则建构研究”(22YJC820004)项目,在研。
2.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质项目“职务犯罪监察调查的程序法治研究”(23FFXB037)项目,结项。
3.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“监察法实施的配套制度供给及完善研究”(19BFX044)项目,结项。
4.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“宪法个案解释基准的证成路径、方法与规则研究”(19BFX044)项目,结项。
5.参与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“全面依法治国视域下司法行政职能定位及作用发挥问题研究”(20JZD021)。
(三)著作类
1.《纪检监察学原论》,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年版,参编,担任副主编。
2.《粮食法教程》,中国法制出版社2024年版,参编。
3.《“如我在诉”进行时:人民法院实质性化解合法诉求的实践探索》,北京大学出版社2025年版,合著,第一作者。
六、成果获奖
1. 2022年3月,论文《民事案件繁简分流甄别标准与程序的新探索》荣获最高人民法院第四届(2021)“羊城杯”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征文优秀奖。
2.2022年12月,论文《营商环境法治化背景下法院融入诉源治理机制的实现路径》荣获第十五届(2022)中部崛起法治论坛论文评选三等奖。
3.2023年6月,论文《论监察问责制度的功能定位、运行困境与路径优化》荣获上海政法学院党内法规研究中心、纪检监察学院“新征程中的依规治党与纪检监察主题征文”(2023)优秀论文二等奖。
4. 2023年12月,论文《司法行政机关合法性审核机制运行的障碍及其消解》荣获河南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征文活动一等奖。
5.2023年10月,论文《司法对职务犯罪监察调查的制约机制及其优化》荣获北京市监察法学研究会2023年学术年会征文三等奖
6.2024年12月,论文《人民法院依宪法说理的基本属性与适用范围》荣获2023年度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“青年成果奖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