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孙潇琳
博士、讲师
一、基本情况
孙潇琳,中共党员,讲师,硕士生导师,西南政法大学诉讼法学博士,先后任教于西北大学法学院(2019—2023)、河南工业大学法学院(2023至今)。主要研究方向为刑事诉讼法。
二、教育背景
本、硕、博先后毕业于华东政法大学(2009—2013)、重庆邮电大学(2013—2016)、西南政法大学(2016—2019)。
三、所获主要荣誉
1.曾获得2018年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;
2.曾获得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2016—2017年度“优秀共产党员”称号。
四、主要科研成果
(一)代表性论文
1.(独作)《我国刑事在线庭审的审判公开质效的回落与提升》,载《新疆大学学报(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)》2024年第3期(CSSCI来源版);
2.(独作)《香港国安案件刑事管辖机制的运行逻辑、实践困境与完善思路》,载《统一战线学研究》2023年第1期(CSSCI扩展版);
3.(独作)《我国网络犯罪管辖问题研究》,载《法学评论》2018年第4期(CLSCI,CSSCI来源版);
4.(独作)《我国电子数据搜查扣押之审思》,载《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2018年第6期(北大中文核心);
5.(独作)《论警察使用武力的正当性——以欧洲人权法院博伊德诉比利时案为参照》,载《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》2018年第4期;
6.译文《电子数据证据的搜查令状对无效数据的使用限制》,Orin·S. Kerr著,载潘金贵主编,《证据法学论丛》(第六卷),中国检察出版社2017年。
(二)科研项目
1.主持202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《网络犯罪诉讼管辖机制完善研究》,在研;
2.主持中国法学会2022年度部级法学研究项目《香港特区维护国家安全的双轨刑事管辖机制研究——以中央对香港行使全面管治权为核心》,已结项;
3.主持中国法学会2019年度部级法学研究项目《刑事诉讼地区管辖研究》,已结项;
4.主持2024年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刑事诉讼法制完善项目《自诉转公诉规则完善研究》,已结项;
5.参与202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《轻罪罪刑体系协调性研究》,在研;
6.参与202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《大数据警务算法规制研究》阶段性成果,在研;
7.参与2021年度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计划项目《大数据证据运用规则研究》,已结项。
五、成果获奖
曾参与2021年度第八届全国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的指导教师工作,并荣获全国二等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