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以来,粮食安全问题持续引发关注。中国粮食安全状况如何?如何应对全球性粮食安全问题?6月6日,我校粮食政策与法律团队负责人穆中杰教授应邀在《界面新闻》刊发的评论给出答案:中国口粮安全有保障,但粮食供求结构性矛盾待解。
《界面新闻》是上海报业集团具有影响力的原创财经新媒体,被中央网信办评为“App影响力十佳”。本次评论先以记者专访形式进行,后根据需要由记者整理为专题评论。此文刊出的内容是我院省一流学科建设方面取得的新研究成果,穆中杰教授在该文中认为,当前,我国已经解决了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,“谷物基本自给,口粮绝对安全”的工作底线要求已经牢牢守住,部分粮食出口国限制大米、面粉、土豆和部分食油出口,对我国粮食供求影响相对不大,但人无远虑,必有近忧。在全球粮食紧张的情况下,我国粮食安全必然不能独善其身。为了应对国际局势变化,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,首先要立足国内,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,比如以数字化方式助力耕地“长牙齿”硬措施落实,通过种子革命实现粮食单产值的突破;提高粮食流通能力,借助先进物流方式,保证粮食“夕发朝至”;提高粮食储备能力,使储备布局合理化、管理科学化、监管数字化。这是保障全国人民粮食安全的根本。其次,要通过立法等多种措施,筑牢粮食节约意识,把“无形良田”落到实处。第三,我们还应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,树立大食物观,面向林、草、水等整个国土资源,全方位、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。最后,在全球范围内有序建立粮食安全共同体,与别国协作,共同应对国际形势的不利变化。(法学院 文:杨青/审核:陈从志)
评论链接:界面新闻https://www.jiemian.com/article/7547013.html【评论】中国口粮安全有保障,但粮食供求结构性矛盾待解